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卓越教师“种子”计划2023年世界读书日“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阅读”活动顺利举行
[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6日
  查看:142
  来源:

为推进《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在我省中小学的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读书行动,4月23日,四川师范大学与成都树德中学联合主办了卓越教师“种子”计划2023年世界读书日活动。树德中学张翼副校长,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靳彤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天宏教授、北京晚报阅读周刊李峥嵘主编、树德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钟群老师,成都石室中学赵清芳副校长,树德中学朱易安老师,卓越教师“种子”计划“树蕙坊”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分为上午的主旨报告和下午的观课评课两个阶段。


微信图片_20230426111619.png


树德中学张翼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是阅读的践行者,更是促进学生读书行动的主力。本次世界读书日活动旨在推动青年教师阅读实践,打破学科壁垒,探索核心素养培育路径。他希望通过四川师范大学卓越教师“种子”计划,促进优质中小学青年教师、高校学科教学论青年教师、教育硕士、本科师范生等几个群体的专业成长,帮助卓越教师的“种子”扎根基础教育,最终成为卓越教师,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426111716.png


微信图片_20230426111735.png


上午的活动由靳彤教授主持。杨天宏教授作了“读书六法:朱熹读书方法演绎”的主旨报告,通过“朱子读书法”引出了“出入法”“通读法”“参读法”“复读法”“计量法”“购读法”六种读书方法。杨教授旁征博引,从“读法”和“用法”两个角度对每种读书方法作了详细的阐释,对改进我们的读书行动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李峥嵘主编作了“教师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科学阅读?”的报告,从教师阅读的眼界、教师阅读推广的现实困难、学生阅读选择的原则、科普阅读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李主编充满激情的报告使大家受益匪浅,让我们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426111826.png


下午的观课环节由杨凌峰老师主持。“树蕙坊”成员朱易安老师执教“以文见史:什么是历史?”研讨课,从“历史”的词源分析引入,打开了学生对历史理解的思路,总结出“史料、史实、史家”三个要素。通过重构论、建构论和解构论三种历史观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文本阅读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史料中的历史”和“史家的历史”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第二个环节的名师观摩课是赵清芳副校长执教的《乡土中国》导读课。赵校长针对《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作的文本特点,从序言、原著信息、后记、书评等方面初步理解阅读文本,并通过材料的补充,引导学生将生活现象与学术概念进行关联,以绘图等多种方法进行概念理解,最终在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的比较中为学生留下了悬念,在文本思想的升华中引发了学生对“乡土”和“中国”的进一步思考。


微信图片_20230426111835.png


微信图片_20230426111843.png


在下午的评课环节中,杨凌峰老师从“高位”“本位”“品位”三个层面对朱易安和赵清芳两位老师的观摩课进行评价,讨论了“跨学科阅读的意义和跨学科阅读的方法”问题,指出两堂课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引领性、学科性和现实性。任志恒老师在评课中讨论了跨学科学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认为两位老师围绕学生学习的真实问题,以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建立了跨学科阅读的路径,有效地回应了跨学科学习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作为“树蕙坊”成员的4名川师大教育硕士和本科生也发表了观课感言。衡佳乐重点关注了朱易安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以及展现出来的跨学科阅读教学的方法;何捷认为,朱易安老师的课堂既有阅读方法的指导,也体现了教师语言的精炼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周曦雨认为,赵清芳老师的课堂语言张弛有力,课堂环节层层递进,很好地兼顾了阅读文本特性和学生学情;陈钰彤认为,赵清芳老师通过多种阅读材料的补充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给予了学生以阅读价值和阅读方法的启迪。

最后,四川师范大学曾军老师作了活动总结,他指出两堂观摩课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体现了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转向的新课标要求,认为今天的活动作出了跨学科阅读教学的引领和示范,也为今后学科教师培养和跨学科教学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活动结束前,曾军老师还代表四川师范大学向树德中学,以及赵清芳副校长和朱易安老师精彩的课堂呈现表示感谢。至此,卓越教师“种子”计划2023年世界读书日“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阅读”活动圆满结束。


微信图片_20230426112009.png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基础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