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袁振国教授为我院博士生授课
[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6日
  查看:64
  来源:

2024年4月11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四川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龙湖”名誉院长袁振国教授莅临我院,为博士生授课,我校部分教育硕士旁听了授课。本次授课采用对话式教学,以学术沙龙形式开展,由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靳彤教授主持,在场师生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教学”、“综合评价”、“社会情感能力”、“高质量课程体系构建”、“中小学一线教师课程意识”等热点话题与袁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并展开积极讨论。

微信图片_20240703101514.png

交流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综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否会成为社会人群分层的工具?袁振国教授认为处理这一现象的核心就是要保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当下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并能够优先保障贫困落后地区数字化教育的优先发展。袁教授还强调,在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警惕——如果这一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带来更大的数字鸿沟。

微信图片_20240703101638.png

有学生提问,怎样实现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落地,并有效指导教学?袁教授强调对一线教学的实践研究,可以从政策咨询意见入手对现实进行改进。每一个学科和研究领域如何体现其价值,都应放置于学科之下进行自身特殊性的分析。如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史学价值,但历史学科的特征又常常被贴标签为“无用之大用”。“无用”往往指向的是人类文明思想的锤炼与凝结,而它的价值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大用”。史学价值最大的体现就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给予未雨绸缪式的预先判断,为当下更好的发展提供既有的经验参考。

微信图片_20240703101729.png

美育中的情感、审美能力中的情感以及社会情感能力三者之间是否具有异同?在美育中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应突出培养哪些方面?袁振国教授认为,审美教育中的社会情感能力与美育中的情感、审美能力中的情感三者之间存在交集。社会情感能力的研究往往从认知与非认知两个层面展开,人们也常常将关注点聚焦于认知层面,认知层面的相关研究较为全面成熟,但在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非认知层面的能力和情感发展也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和情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却常常被忽视。审美能力与审美情感是无功利的,恰恰这些无功利的情感和能力才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升华出的高级情感和高级精神,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袁教授还强调,越高级的审美能力越能为人类带来高级的审美体验,越能加速人类文明的进程。讨论话题延伸至个体共情能力的发展与获得时,袁教授鼓励在座师生要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他以《红楼梦》为例向我们娓娓道来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跌宕起伏,告诫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情感的丰富宝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在艺术学科中实施跨学科教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万历认为有三条基本路径:即学科内的资源整合、围绕同一主题进行联动创作、突破学科边界的资源融合。袁教授强调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艺术学科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也不是要让所有人都成为艺术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艺术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能够欣赏艺术作品、能够感受到艺术审美旨趣、提升自我审美境界、读懂艺术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微信图片_20240703101811.png

谈及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时,袁教授首先指出一线教师对当下课程体系存在的认知偏颇,多数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于“课程表”体系,即在谈及课程体系时往往将课程与课程表进行联系。而课程体系背后更多关联的是知识体系,如知识的编排、知识的选择、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此外,他还详细地为在座师生梳理了人文主义课程体系与科学主义课程体系的详细发展脉络以及两大主义课程体系对当下分科教学的影响,并以STEM(STEAM)课程体系为例向我们叙述了在课程发展史上知识观流变带来的课程变革。

最后,师生间的热烈讨论在“教育是种一朵花,还是等一朵花开”的隐喻式追问中走向尾声。

微信图片_20240703101353.bmp

供稿:范晓薇

初审:曾军 张渝浠

终审:靳彤


【编辑:基础教育研究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