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至20日,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廖伟,为我院全体博士研究生讲授《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系列之“质性研究:方法论与方法”。

廖伟教授以《作为“复数”的质性研究》为主题,首先从质性研究的定义出发,清晰地区分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并系统地介绍了研究方法的四大范式: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及解构主义。
在授课过程中,廖老师着重强调了与研究参与者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系列实用技巧,包括真诚沟通、时间投入以及回馈机制等。在数据收集环节,他详细讲解了观察法、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等常用手段,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数据收集工具的开发、实践操作以及田野日记的撰写方法。
针对数据分析这一质性研究的核心环节,廖伟老师首先概述了质性数据的特性,指出其形式多样、富含细节和情境信息,特别适用于解答“为什么”和“如何”类问题。随后,他阐述了质性数据分析的整体思路,包括明确数据与研究问题的关联、确定分析策略、选择恰当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具体方法上,重点讲解了主题分析法,并通过实例展示了主题分析的五个关键步骤:数据熟悉、编码、主题形成、主题精炼以及研究问题回应。此外,他还介绍了三角互证方法,强调了结合多种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课程尾声,廖伟老师分享了质性研究成果的写作与发表经验。他提倡以阅读促进思考和写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切换研究与写作视角,以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他提出了“精简致胜”的写作理念,主张文章应围绕核心观点展开,辅以充分的方法论论证和细节描述,以增强研究的可信度。
此次授课内容丰富、案例贴切,廖伟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实用的研究技巧分享,让同学们收获颇丰。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质性研究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理解,还掌握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邀请更多知名学者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授课、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宽广的学术平台,助力师生在教育研究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编辑:基础教育研究院